體驗世博多媒體技術
力行互動?2016-04-06?多媒體知識?
世博會數字多媒體向你敞開感受夢幻大門。里面,仿佛一個神奇的“潘多拉星球”世界:走過的地方,會“長”出綠樹、鮮花;手指碰到的地方,會飄落“靈樹的種子”;目之所及,是人類祖先正在刀耕火種的時代孕育文明……視頻圖像、激光表演、數字激光全息影像、水幕燈光表演讓人留戀癡迷。
中國國家館清明上河圖“動”起來
在中國館內參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放大了數百倍的《清明上河圖》,這是用多媒體的形式投射在大屏幕上的。不同的是,這幅《清明上河圖》里面的人物和場景全都能動起來,是當時生活場景真實的再現。主創人員還依據歷史資料還原出當時的夜景效果,把我國古代城市的繁華再現出來。
體驗展區《尋覓之旅》,觀眾將乘上軌道游覽車,進入一片夢境天地,穿越千年城市營建軌跡,對話古今,解讀中華智慧傳承底蘊。33米層展區《低碳未來》,將聚焦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理念,通過一場低碳的體驗,展現中國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認知和努力,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“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”,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,凸顯中國的民族精神和價值觀,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“中國式的回答”。
城市地球館
城市地球館吸納了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作為展示元素,演繹地球的“五大變形記”。在“地球危機”展區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喻意的多媒體影像交替出現,將用儀表、漏斗、水龍頭等道具,形象地表現地球的有限資源正在不斷減少,揭示地球的環境污染、氣候變化、資源枯竭等現象。
安徽館 立體的多媒體效果讓游客誤認為在下雨。
在安徽館中,禮儀小姐打著一把雨傘給游客“遮雨”,館區內何來下雨?原來,安徽館的“徽州大院”展區,通過多媒體技術制作,效果逼真的“四水歸堂”讓游客感覺真的在下雨。
徽州大院頭頂、四面均是巨型LED屏,影片播放之后,恍然讓游客置身大雨中徽州大院。一聲驚天霹靂,頓時天上烏云密布,正在廳堂內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景點的游客,突然感到風云變幻,急忙仰頭張望,似乎見到豆粒大的雨點已經落下,清脆的雨點落到地上,腳下的LED屏泛起了點點水花,服務人員送來了精致的仿古雨傘,為游客“遮雨”。逼真的電腦效果,讓游客們為這幕“雨”中徽州的美景贊嘆不已。
安徽館的另外一個展區“多彩安徽”同樣采用的是多媒體劇場的方式,來表現安徽的各個方面。展區內,有一個巨大的五彩斑斕的包裝禮盒,伴隨著咿咿呀呀的學語聲,禮盒的包裝緩緩落下,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瓶呈現在游客眼前。悅耳的音樂響起,七彩墨緩緩出現在如同鉆石般璀璨的碩大瓶塞中,隨后沿瓶壁緩緩流下,幻化成七彩顏色,像水墨畫般均勻地鋪灑在瓶體表面。
江西館
是一個青花瓷容器造型,進入館內,以《西江攬勝圖》為素材拍攝的江西風光,通過多媒體技術,將巨幅畫卷演繹和展示出來,讓游客進入了逼真的江西風光。在環形大屏幕上,連續滾動播放江西生態風光片,從俊秀的廬山到巍峨的井岡山,從浩瀚的鄱陽湖到奔騰的贛江,一幕幕畫面在四周展開,頭頂上,小鳥在鳴叫,盡顯江西生態魅力。
江西館的“贛水親城”部分,參觀者甚至可以坐上模擬的直升機,隨著直升機的鏡頭,用俯瞰的視角,觀賞江西生態城市景觀,多媒體制作的南昌玉帶河、景德鎮的國際化街景等盡收眼底。
海南館
采用多媒體技術,讓觀眾仿佛置身海南的美妙景色中。不同的是,海南館采取了更加飄逸的絲線幕。海南館猶如一個夢幻、開放、休閑的樂園。用藍色絲線幕包裹的海南館,通透、靈動。站在館外,便可一窺館內U形幕所傳遞的唯美視覺沖擊。遠遠望去,承載著海南椰林、海灘光影的絲線幕隨風而動,浪漫飄逸。絲線幕的浪漫與U形幕的超強視覺沖擊讓觀眾大呼過癮。
- 文章關鍵詞